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69中文网 www.liujiuzw.com,崇祯大逆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一秒记住【69中文网www.69zw.com】,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。另外,甘肃巡抚张三杰也在这一年上书说:平镇累欠七十万两军饷,西安等处欠银自天启元年至今年共欠八十余万两。

    据有关部门统计,崇祯元年的时候,边饷缺额就已经达到了近二百万两,再加上西北灾害频发,赤地千里,广大西北地区的边军兄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活不下去的人就干脆抄家伙跟了流寇,导致流寇的力量大大增强。

    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张献忠。

    应该说,当时的西北边军投贼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,因为朝廷发不下饷银来,与其饿死,还不如拼出一条生路。

    当年杨鹤任三边总督的时候就碰见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,他在招降神一魁之后,照例要检阅他的军队,结果在检阅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一个人他居然认识。

    那个人不久之前还是他的部下,结果因为活不下去而投了流寇。

    据洪承畴的奏折记载:闯王高迎祥部有很多骑兵,而且都是双马,另外他们还有很多铁甲,十分难对付。这些装备本来就是边军的装备,普通的流民怎么可能会有?由此便知道,当时的西北军投贼是多么普遍的现象了。

    怪不得李自成和高迎祥就喜欢在西北闹事呢,因为这里有优质的兵源啊。

    在崇祯即位之初,辽饷已经增加到了五百九十万两,崇祯四年的时候,根据兵部尚书梁廷栋的要求,又增加了一百四十多万两,总共是七百三十多万两。

    这么沉重的负担压在老百姓身上,再加上天灾人祸,还要他们去做良民那简直就是恬不知耻。

    就这些其实还不够,户部为了应对关宁防线的巨大花费,不得不将各地督抚的小金库搬空,导致地方上的力量变弱,既无力赈灾,也无力剿贼,最终使得民变愈演愈烈。

    辽饷沉重逼民造反,边镇欠饷逼兵投贼,这样下去,大明朝迟早药丸,所以,宁锦防线不能再要了。

    崇祯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决定了要放弃宁锦,退守山海关,原因是他看了之前的兵部尚书王在晋的一封奏折。

    王在晋一直主张退守山海关,他在奏折里说,只要一次性给他九十三万两的白银加固一下山海关的城防,每年再拨精兵六万,饷银一百单八万,他就可以固守住山海关。

    这个预算简直不要太划算。

    而且,驻守山海关还有很多便宜可沾。第一,山海关靠近内地,运粮方便,可以省去很多耗费。要知道,在古代运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往往在路上消耗的比运到的还多。从山海关到锦州有三百五十多里,沿途运粮的花费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第二,山海关是辽西走廊的最窄处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而且背靠永平,又有蓟镇和天津卫作为支撑,其防御体系的力量要远远大于孤悬关外的锦州。

   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